【新华网】《2015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日前在沪发布。报告显示,全球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国际金融中心依次是:纽约、伦敦、新加坡、东京、上海和香港(并列)、巴黎、法兰克福、北京和芝加哥。报告认为,近5年来中国资本项目逐步开放,金融开放力度持续加大,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地位也稳步提高。其中,上海由2010年的全球第8位升至2015年的第5位,并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
1、前十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稳定
报告显示,2015年金融市场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分别是: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东京、上海、法兰克福、巴黎、北京和苏黎世。与2014年相比,金融市场前十排名有所变化。其中,新加坡赶超东京和上海,上升两位,位列全球第三;北京再次赶超苏黎世,位列全球第九,将悉尼挤出前十;东京较去年下降两位,居第五位;法兰克福与巴黎位次调换,分别列第七和第八位。
报告指出,2015年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呈现两大特点:第一,排名前十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趋势基本确立,空间结构较为稳定。对比过去5年排名情况,前十位的城市发生了一定的微调,但总体保持稳定。其中,纽约、伦敦始终占据冠、亚军位置;第3至第8名的城市分布鲜有变动,仅发生位次的微调;第9至第10名的城市偶有变动,主要在北京、华盛顿、阿姆斯特丹以及苏黎世之间产生位差。
第二,以上海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迅速崛起,为全球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调控作出了贡献。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亚洲乃至全球金融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有效维护和促进了全球金融稳定和发展。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国际金融中心整体位次变动与过去一年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展特征相符合。欧洲地区的经济金融正逐渐走出低谷,处于上升通道;亚洲及非洲地区新兴经济体上升势头逐渐放缓;拉美地区金融中心发展出现轻微下滑态势。
2、亚太城市金融市场地位持续巩固
报告显示,2015年排名前十位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场发展呈现两大特点:第一,金融市场要素列前10位的城市,五年来首度与金融中心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不完全一致。这表现出除了金融市场外,其他因素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越发凸显。
第二,亚太地区城市金融市场地位持续巩固。2015年,亚太地区共有香港、东京、上海、新加坡、北京等5座城市进入金融市场要素前十位的行列之中,在数量上与2014年保持一致,反映了亚太地区金融市场在全球地位持续巩固与提高。
在金融市场排位波动方面,相比2014年,2015年有19座城市排位变动超过了3名,而在2014年仅为8座。这反映出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致使市场排位变动更为频繁剧烈。其中,赫尔辛基、马德里、布鲁塞尔等欧盟城市上升幅度较大,反映出欧盟一些国家逐渐走出债务危机阴影,金融市场活力逐步复苏。
从金融市场主要构成来分析,可分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银保市场三个维度。从各金融中心在这三方面的评分来看,纽约在资本市场发展领先、新加坡在银保市场发展领先、东京在外汇市场发展领先,其他金融中心与这三个城市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股票交易额和汇率波动是衡量金融市场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报告显示,纽约、伦敦等欧美发达国家的股票交易额较大,新兴经济体近几年股票市场繁荣,交易规模有增加趋势。
3、中国大陆地区发展势头全球瞩目
报告显示,2015年金融中心成长发展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分别是:上海、纽约、伦敦、新加坡、东京、北京、香港、深圳、巴黎和法兰克福。与2014年相比,东京下降3位,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则相应上调。
报告认为,2015年排名前十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状况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中国大陆地区金融中心成长发展全球瞩目。上海连续6年排名第一,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具成长活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北京排位上升势头较快,超越香港位列第6名;深圳也连续多年保持在成长发展要素排名前十位的优势。
第二,欧美金融中心逐渐复苏。2015年纽约、伦敦这两个老牌金融中心力压亚太地区的新加坡、东京等,分列成长发展要素排名第2和第3位。这反映出随着欧美经济逐渐复苏,金融市场发展重新提速,全球金融市场格局又添新变数。
在成长发展排位波动方面,2015年共有14座城市,而2014年只有18座城市,波动程度有所降低。从城市变动幅度来看,欧洲老牌金融中心的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从成长发展要素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和创新等成长的三个维度,经比较分析,上海在市场成长、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他金融中心成长发展水平与其差距较大。
此外,GDP增速和购买力水平增速是衡量国际金融中心经济成长的重要指标。2015年,北京和上海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地位。相比之下,东京金融中心成长发展水平则大幅下滑,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4、香港股票市场增速明显
报告还显示,2015年股票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从各城市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来看,新加坡居首位,其次是纽约和伦敦。由于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公司监管等体制原因,上海国际板市场迄今为止还没有放开,这直接导致上海股票市场国际化程度低下,与新加坡、纽约、伦敦等股票市场差距较大。
从股票市场IPO规模方面看,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中,IPO企业数量与金融市场景气程度密切相关。当市场处于景气周期时,IPO企业数量与IPO筹资规模通常较多,市盈率相对较高;反之,当市场行情低迷时,IPO规模降低甚至暂停。
从IPO筹资规模上看,2015年香港仍保持全球第一。这主要是,一方面香港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支撑了IPO市场的增长,另一方面创业板新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带动了香港IPO市场的持续升温。2015年尽管A股IPO市场暂停4个月,但从截至2015年12月的统计数据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集资金额比2014年增加近3倍。
从IPO企业数量上看,2014年股票市场IPO新上市公司大于100家的有三个城市,分别是纽约、伦敦和香港,其中纽约上市企业最多,达到299家,排名第二位的是伦敦。上海、新加坡的新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不到50家。
综合考量IPO公司数量和募资规模,伦敦股票市场发展稳健,处于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前列,香港股票市场增速明显,上海股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5、东京成全球银行总部最多城市
从银行市场聚集趋势看,根据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及企业所在城市分布情况,将本报告综合排名前十位的样本城市作为分析对象,再统计入驻城市纳入福布斯2000强大型银行总部数目,结果显示,全球大型银行总部设在东京最多,居首位,排名第二的是北京,第三的是纽约。相比之下,上海、新加坡、香港等亚洲金融中心仍缺乏大型银行总部的集聚,现有的外资银行尽管多有入驻,但深度有限,多数以业务管理部、部分业务分支机构、代理处等形式出现,在全球银行市场的完善度方面与发达经济体仍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