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 中国经济最大的动力源是13亿人的活力和创造性
春寒料峭,挡不住春芽萌生。
尽管全球经济依然在寒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纷纷下调经济增速预期。但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引领中国经济迎接春暖花开。
1.首月经济数据透暖意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这是中国经济近一个阶段以来最大的亮点。
今年1月份,我国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从31个大中城市扩大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后,调查失业率数据为4.99%。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就业能保持这一水平相当不易。
“就业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不减反增,商事制度改革激发的创业就业起着关键的作用。“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
2015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479.8万户,其中,企业443.9万户,比2014年增长21.6%;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比2014年平均每天1万户明显提高。同时,不仅企业数量在增长,而且纳税企业的数量同步增长。一批生机勃勃的新企业加快成长,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百姓收入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关于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跟踪调查:每个企业平均吸纳就业7.4人,每个个体工商户为2.9人。按此匡算,2015年新设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400多万。
“在就业稳定的基础之上,收入还会逐步增加。2015年,我国的GDP达67.7万亿元人民币,将近1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8000美元左右,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已经超过10000美元,甚至超过15000美元,中高收入消费人群正在聚集。”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分析指出。
事实证明,今年以来我国服务消费热度不减。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透露,1月份,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4%;当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38.5亿元,增速接近50%。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温泉、滑雪、民俗等主题的城市周边短途游成为节前市场热点。
同时,一系列核心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1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同比降幅双收窄,部分工业行业出厂价格由降转升或降幅缩小,工业需求出现回暖。
——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1.7,较去年12月回升0.5,是2015年2月以来的首次环比回升,初步判断今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压力有望有所缓解。
——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M2增速上升到14%,创18个月新高,大幅超出市场预期,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1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541亿元。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高技术等项目领跑。
——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我国对外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月份对外直接投资1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开局良好,制造业投资增长近九成。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然发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条主线,是中国经济下一步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役从煤炭行业开始。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消息,2016年力争关闭落后煤矿1000处以上,合计产能6000万吨,并推动煤炭行业兼并重组。
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我国要用3至5年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
日前,一篇《断腕求生!4个油田今年将整体关停》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油田)对所属的70个开发油田的严格效益测算,开发效益排在末尾的小营、义和庄、套尔河、乔庄4个小油田2016年将被暂时关停。这在胜利油田50多年历史上实属罕见。虽然这4个小油田年产量约6万吨,仅占胜利油田年产量的0.2%左右,并不影响大局。但这一事实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能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加速进行。
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形势下,突出效益开发,关停无效益油田和开发单元,是企业正常的市场行为,也是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据测算,四个小油田关停后,预计可以减亏2亿元。
结构性改革,在做好“减法”的同时,还要做好“加法”。今年我国将从七个方面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以补短板、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农网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城镇化奠定很好的基础。”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指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促进电力市场改革,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有重要意义。
盘点今年以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大、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确定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重点抓好“去”的同时,在“补”的方面,亦有许多不同以往的创新之举。
对于消费者来说,供给侧改革发力的效果将更加直观。高虎城指出,我国提供的商品种类仅有二三十万种,而发达国家某一知名超市企业的商品种类就超过70万种。供给侧发力主要解决商品品种、价格、质量、安全、购物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要满足中高收入阶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对品种更多、质量更好、更为安全、购物环境更为舒适的需求。
3.激发13亿人的活力和创造性
中国经济最大的动力来源,是激发13亿人的活力和创造性。我国已进入创业创新繁荣时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新活力。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大量发展,对冲着衰落产业的下行,缓解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新企业的大量增长,促进着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张茅指出。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至2015年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实有企业1635.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4.8%,所占比重比2014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特别是通过“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公司、电商集群注册等改革举措,促进了众创空间、创客工场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充分显示出改革创新的积极成效和巨大潜力。
在新设立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大增,特别是信息、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互联网+”为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打通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的“任督二脉”:新修订实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从法律层面上扫清了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障碍,为众创空间提供了技术和人才的源头活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方面的系列政策,将进一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释放创新能量。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创业创新的繁荣时期。一是人力资本进入收获期,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在减弱,人才红利在增强,大学生创业、海归人才创业、企业精英创业、农民工创业,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二是科技创新进入爆发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降低了创业创新成本,为释放人的创造力提供了极大空间。三是改革红利进入释放期,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将进一步消除制约创业创新的制度障碍。
集众智才能成大业,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